沈丽霞,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药学系主任、药学实验中心主任。现任河北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毒理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家口市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SCI收录)和《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审稿专家。承担医学和药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学导论》等课程,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授课教师。2013年获“张家口市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突出贡献者”称号。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河北北方学院重大项目课题和创新人才课题各1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SCI收录5篇。
安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药物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主持、主研、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8项,目前在研课题2项。近几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其中3篇被SCI收录,获各类科研成果奖3项,参编本科学生教材两部。现任《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国药学学会、中国药理学会会员。河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河北省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多次获河北北方学院优秀共产党,河北北方学院优秀科研工作者。
张万明,教授,河北省药理学会、毒理学会理事,中国补益药理专委会委员,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编委。主要从事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主持或参与河北省各类科研项目6项,在研课题2项。发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2篇被SCI收录。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等8部,副主编的《无机化学》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王书华,教授,河北省药理学会、毒理学会理事,中国补益药理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抗衰老药物构效关系研究。主持和参加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7项,目前在研课题2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其中4篇被SCI收录,获各类科研成果奖3项,作为副主编参编本科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教材1部。
郭春燕(1968-),女,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北方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毒理学会理事。《分析化学》案例版教材(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副主编。《分析化学实验》双语教材主编。198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2011至 2012年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做访问学者。 201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承担药学、临床药学、制药工程、药剂学、医学检验等专业教学任务,校级优秀课程负责人,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协调发展,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授课教师。作为主研人于2013年参与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多项,完成成果鉴定,并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科研论文几十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组分研究、中药组分对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王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药剂学教研室主任,药物制剂专业负责人,药学系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担任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学专业委员委员,河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神经药理学报》审稿专家。从事神经药理学,药物新剂型和新技术领域研究工作多年,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教育厅项目课题1项,主持校级项目课题6项。作为主研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科技厅、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校级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12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67篇,其中自然科学研究论文60篇,教育教学改革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1篇。专利2项。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主编或参编教材8部,参编著作1部,参译著作1部。
董晓华,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2012-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进行免疫与微生物方面研究,首次发现了Pgp3在沙眼衣原体感染宿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项研究获得了美国NIH基金和Merk公司的资助。2014-2016年在苏州大学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神经精神疾病的基因图谱研究。目前正在从事Trim32基因缺失与药物成瘾、Mclk基因缺失与AD相关性的研究。作为项目主持人,在研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曾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5部,参译著作1部。
李炜,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药学系副主任、药学实验中心副主任。中国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毒理学会常务理事,张家口市药学会副秘书长。一直从事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是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防治中枢退行性疾病药效及作用机制的神经药理学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各类课题10余项,并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目前主持承担省自然基金等课题2项。先后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8篇,SCI收录多篇。参译、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英文教材等5部。曾荣获学校三八红旗手、“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王金,男,1979年出生,博士,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2002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同年在内蒙古兰太药业工作;2005年9月开始在河北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硕士毕业后到河北北方学院任教;期间继续深造,于2017年获博士学位。主讲《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药学专业主干课程,能将药厂工作经验与理论内容有机结合,授课深入浅出,深受学生好评。先后承担河北省卫生厅、教育厅课题,研究方向主要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开发,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7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75,研究成果分别获2014年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6年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获河北省一等奖一项,校级一、二等奖多项。个人荣誉有“优秀授课教师”、“优秀学生工作者”、“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
郑立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毕业于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动力药效及中药新药筛选,首次开发引入光动力研究新方向,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承担医学和药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学治疗学》等课程,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授课教师。曾获“河北北方学院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河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卫生厅项目1项,河北北方学院技术跟踪项目1项及多项新药平台建设项目横向课题;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多次获张家口市委九三先进个人、社会事务工作者,发表研究论文及教改论文50余篇,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3篇。兼职:河北省毒理学会副理事。参编教材3部。